一、电和磁部分: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1)正电荷;(2)负电荷。
①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②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三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起电):(1)摩擦起电;(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
3.起电的本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电子显负电荷)
4.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①一个电子带电量为e=1.6x10-19C,是物体带电量的最小电荷量。
②原子本身不显电性: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电荷量相等。
5.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用'Q'表示,单位:库伦[C]
6.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相斥)
7.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8.带电体的基本特点: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自由电子);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导体和绝缘体都可能带电)
10.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①形成电流的条件:有电源且电路闭合
②电流的方向: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金属导体中,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③在电路中,电源外部电流由电源正极出发,流经用电器,然后回到电源负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性)
11.电路由①电源,②导线,③开关,④用电器等四部分组成。
12.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13.电路有三种状态:①短路,②通路,③断路(开路)。
14.短接:导线与用电器并联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用电器不工作,这种情况称为用电器被短接。
15.串联:用电器依次相连,然后接入电路。并联:用电器两端分别相连,然后接入电路。
①用电器共用的部分叫做干路;②用电器单独使用的部分叫做支路。
16.电流:表示电流的强弱,用‘I'表示。单位:安培[A]。电流表用来测量某一点的电流大小。(串联使用)
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②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7.电压:电源提供电路的电压,用‘U'表示。单位:伏特[V]。电压表用来测量两点之间的电压大小。(并联使用)
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②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18.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强弱,用‘R'表示。单位:欧姆[Ω]。电阻是导体自身的性质,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还受温度影响)
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
②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19.欧姆定律:流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R)
20.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kw·h),日常所说的“度”指的就是“千瓦时”。1kw·h=3600000J。(电能用电能表来计量)
21.电功:表示电能消耗的多少,用“W”表示,单位:焦耳[J]。W=UIt
22.电功率:表示电能消耗的快慢,用“P”表示,单位:瓦特[W]。P=W/t=UI
23.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Q=I2Rt
24.家庭电路依次包括:①进户线,②电能表,③总开关,④保险装置,⑤用电器等。
(1)两条进户线中,一条叫火线,另一条叫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V。
(2)试电笔用来辨别零线和火线。(手接触尾部金属笔卡)
(3)用电器的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4)插座接线:左零右火中接地
(5)地线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防触电)
25.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①总功率过大;②短路(保险丝:电阻大,熔点低)
26.用电安全: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7.磁体在水平面能自由转动时,当它最终静止时,指向南方的那一端叫做南极[S],指向北方的那一端叫做北极[N]。
(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磁体、电流等有力的作用。
(3)人们用假想的磁感线来形象的描述磁场。(磁感线越密集,磁场越强。)
(4)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5)地磁场类似于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
28.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有关的磁场。
29.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让四指指向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30.电磁继电器:利用电磁铁控制开关的通断,进而实现自动控制。
3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都有关系。
32.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二、热学部分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直径约为10-10m。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1)扩散表明:①分子之间有间隙。②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3.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①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②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③分子间距离很大时,分子力很小,可忽略。
4.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这个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大小跟物体质量、温度、物态等有关系)
5.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①做功;②热传递
6.比热容:1千克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其吸收的热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C”表示。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
(1)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一种属性。
(2)比热容越大,表示物体吸热能力越强。
(3)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海边昼夜温差较小。
7.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机械,叫做内燃机。
9.汽油机的四个工作冲程:①吸气冲程;②压缩冲程;③做功冲程;④排气冲程。
(1)吸气冲程吸入的是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2)依靠火花塞点火.
(3)一个循环,四个冲程,飞轮转两圈,气体做一次功。
10.柴油机构造跟汽油机相似
(1)吸入的是空气,柴油通过喷油嘴喷入。
(2)不需要火花塞,通过压缩冲程压缩空气,使温度升高,达到柴油的着火点。
(3)柴油机压缩程度更大,因此输出功率更大。
11.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在数值上等于这种燃料的热值,用“q”表示。单位:焦耳每千克(J/kg)或焦耳每立方米(J/m3)
12.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的比值叫做热机的效率,用“η”表示。
13.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