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梳理
1.动能:在物理学中用”(mv2)/2“这个量表示物体的动能。
2.表达式:Ek=(mv2)/2。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符号为J。1 kg(m/s)2=1 N·m=1 J。
【二】深化提升
1.对动能的理解
(1)动能是标量,没有负值,与物体的速度方向无关。
(2)动能是状态量,具有瞬时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相对应。
(3)动能具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速度不同,动能也不同,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动能的变化量
末状态的动能与初状态的动能之差,即ΔEk=(mv22)/2-(mv12)/2。若ΔEk>0,表示动能增加;若ΔEk<0,表示动能减小。
注意:动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大小有关,与速度方向无关。
二、动能定理
【一】知识梳理
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Ek2-Ek1。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W即为合力做的功,它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3.适用范围:动能定理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并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当物体受变力作用,或做曲线运动时,我们可以采用把整个过程分成许多小段,认为物体在每小段运动中受到的是恒力,运动的轨迹是直线,把这些小段中力做的功相加,这样也能得到动能定理。

1.表达式W=ΔEk中的W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1)先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力,再根据公式W合=F合l cos α求解合力做的功,该方法适用于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的情况。
(2)先根据W=Flcos α,求出物体所受的每个力做的功W1、W2…Wn,再根据W合=W1+W2+…+Wn,求解合力做的功,即合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分力做功的代数和。

(1)等值关系: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合力对它做的功。
(2)因果关系:合力对物体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做功的过程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动能相互转化的过程,转化了多少由合力做的功来量度。
注意:动能定理适用于任何运动,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一】知识梳理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2.动能定理与牛顿运动定律的比较。

【二】深化提升
应用动能定理分析多过程问题的技巧
(1)解题关键:用动能定理解题,关键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及运动过程分析,并画出物体运动过程的草图,让草图帮助我们理解物理过程和各量间的关系。
(2)方法技巧:若物体的运动过程包含多个运动阶段,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也可全程运用动能定理。若不涉及中间量,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更简单、更方便。若涉及多个力做功,应注意力与位移的对应性。
